济宁天气:阴转多云,雷雨大风预警请市民注意防范
济宁天气:阴转多云,雷雨大风预警请市民注意防范
济宁天气:阴转多云,雷雨大风预警请市民注意防范齐鲁(qílǔ)晚报·齐鲁壹点 李牧青
“累计开行突破110000列!”在2025年的6月10日,75052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(zhàn)缓缓开出,55个集装箱(jízhuāngxiāng)里,满载着液晶显示器、电冰箱等(děng)家用电器,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。这也是自2011年首发以来,开行的第(dì)110000列中欧班列。
历时14年,横穿(héngchuān)欧亚的“钢铁驼队”跨入“十一万列俱乐部”,中欧班列开行量的增长从何而来?山东中欧班列走出了怎样的发展路径?近日(jìnrì)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实地探访了青岛胶州站(zhàn)。
2011年3月,是我国首趟中欧班列运行发车(fāchē)的(de)时间。而山东(shāndōng)济南的第一辆中欧班列,直到2017年8月才开行。在起步上,山东中欧班列不算太早。但在发展速度上展现出来的势头是惊人的。
据了解,自2018年(nián)10月起,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中欧班列统筹运营的模式,山东中欧班列从年均(niánjūn)不足200列,到2024年突破(tūpò)2200列。截至今年5月,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.18万列,是全国用时最(zuì)短突破万列的省份,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,通达“一带一路”沿线(yánxiàn)27个(gè)国家59个城市,构建起东连日韩、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。今年1-5月,山东中欧班列开行790列,同比增加(tóngbǐzēngjiā)4%。其中青岛市开行297列,占全省的38%。
山东中欧(zhōngōu)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紧密合作的繁荣之路。从博采众长,到因地制宜地融入本省产业(chǎnyè),再逐步形成有山东地域特色、产业特色的班列产品,山东中欧班列在(zài)探索中发展(fāzhǎn)(fāzhǎn),在发展中创新,持续统筹推动省内协同发展,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。快速发展的山东中欧班列,坚持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,构筑起对外开放新格局。
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济南(jǐnán)分公司国际联运部经理尚明珠介绍,立足山东省(shāndōngshěng)冷鲜蔬菜、水产品资源丰富和出口需求旺盛的特点,其(qí)创新打造了中欧班列冷链专列(zhuānliè)这一特色产品。2021年5月22日,首列(shǒuliè)中欧班列冷链专列从胶州中心站鸣笛启程。目前青岛、济南、淄博等地的中欧班列冷链专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(yùnyíng),累计发运达42列。
除此之外,山东还依托青岛、日照等世界级港口群,构建了高效的海铁(hǎitiě)联运网络,其枢纽地位与(yǔ)跨境班列优势显著。海铁联运规模领跑全国。青岛港(qīngdǎogǎng)作为核心(héxīn)枢纽,与铁路密切配合,形成“港口即班列始发站”的独特模式,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
目前,山东已开通(kāitōng)海铁联运线路 70 余条,运输链覆盖全球(quánqiú) 5 大洲180 多个国家,2024 年海铁联运量突破(tūpò) 420万标箱,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首位。跨境班列双向辐射能力突出。毗邻日韩的独特区位使山东成为东北亚(dōngběiyà)货物进出欧亚大陆的核心中转枢纽:日韩商品经(jīng)山东港口(gǎngkǒu)可快速接入中欧班列网络西达欧洲,欧洲货物亦可反向分拨至日韩,构建起“日韩-山东-欧亚”双向循环与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商贸格局,战略(zhànlüè)通道价值凸显。
成熟的海铁联运体系为“沿黄九省”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提供(tígōng)关键支撑,通过铁路网向内陆延伸,显著降低中西部(zhōngxībù)企业物流成本(chéngběn),成为黄河流域开放核心引擎,进一步强化山东作为(zuòwéi)“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”的战略地位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保障。
对于运输行业来说,成本、时效和(hé)服务,是客户最看重的三点。
“传统的(de)(de)海运时间长,易延误,还有(háiyǒu)着集装箱短缺等(děng)问题。中欧班列的时效和海运相比,只占其1/4,成本只有空运的1/6到1/8,客户的资金周转压力小,中欧班列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。”山东高速齐鲁号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耿磊曾向记者说。
物流通则商流畅,商流畅则经济兴。中欧班列已被沿线(yánxiàn)国家和地区及其企业、民众广泛(guǎngfàn)接纳和利用,成为(chéngwéi)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结晶和重大成果。
2020年8月,山东首趟运贸一体化专列(zhuānliè)开行;2021年4月,山东首批跨境电商(diànshāng)货物专列发出(fāchū);2021年5月,山东首趟冷链(lěngliàn)专列在上合示范区发出,2023年4月,山东首趟整列出口(chūkǒu)的商品车专列发出;……一直以来,山东省积极开行各种特色专列,创新(chuàngxīn)推出“班列(bānliè)+跨境电商”“班列+冷链”“班列+运贸一体化”“班列+供应链金融”等新业态,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(chāo)2万家(wànjiā),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 亿元,为海尔、海信、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。除(chú)传统轮胎、日化产品、建材等出口商品外,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出口主力,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。
玲珑集团内陆港科长潘文峰在采访(cǎifǎng)中表示:“传统海运时效慢、交货周期长(zhōuqīzhǎng),难以保障玲珑海外生产基地(jīdì)的供应链安全稳定。中欧班列作为国际物流大通道(dàtōngdào)的明星产品,有时效快、成本优、班期化、定制化等优势,运输时效相较传统海运提升50%。”
青岛尊龙耐火材料公司销售(xiāoshòu)副总经理张斯杰亦向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表示,公司产品主要出口(chūkǒu)上合组织国家。近年来,受国际形势影响,传统海运时效难以保证。通过搭乘山东高速(gāosù)打造(dǎzào)的中欧班列“门到门”全程定制化(huà)专列服务,在大幅提升运输时效的同时,可以“一站式”办理拖车、铁路、报关等服务,降低了其综合物流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(de)是,近年来,山东“走出去(chūqù)”的货品越来越多。山东中欧班列货源由最初少量货类,拓展为电子产品、整车及零部件、通讯(tōngxùn)及机械设备、家具建材、服装鞋帽、化工品、食品、医药及医药器械等上万种商品。具体来看,出口货物主要以机械装备、汽车整车、汽车零配件、轻工产品(qīnggōngchǎnpǐn)、家用电器、智能制造、工艺工业用品和(hé)日用品为主(wéizhǔ);进口货物以板材、粮食、纸类为主。目前,运输货物约有60余个大类(dàlèi)的1.6万个品类。
在“引进来”方面,山东中欧班列(bānliè)通过加强境外集疏运体系(tǐxì)建设,不断加大回程班列开行力度(lìdù),拓展回程班列货源品类。山东中欧班列的回程班列开行量(liàng)由 2019 年的 93 列,增加(zēngjiā)至 2024 年的1058列,回程班列占比由2019年的9.4%增加至 2024 年的 47.7%;货物品类由最初的板材、棉纱,增加了纸类、粮食类、石油焦、煤炭、铝锭、钾肥、金精矿等(děng)。
近年来,通过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(jiégòu),将国外优质产品引进(yǐnjìn)国内,班列与地方产业(chǎnyè)的结合日益紧密。例如:在济南,山东高速集团与哈萨克斯坦粮食集团签订了“总对总”协议,开展进口农产品运贸一体化业务,促进了济南及(jí)周边城市粮食贸易产业发展。在临沂,开行了木材(mùcái)运贸一体化专列,将欧洲、中亚、东南亚的板材通过中欧班列运回国内,带动木材等(děng)产业集群发展,助力临沂打造中国板材之都。
“朋友圈”与生态圈持续扩大(kuòdà)
山东中欧班列服务不断升级(shēngjí)
2025年,山东(shāndōng)中欧班列将如何加速发力?
山东高速齐鲁(qílǔ)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波向记者介绍,近年来,山东高速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大力实施(shíshī)“走出去”战略(zhànlüè),构建了“2+4+N”的境内外网络服务体系。
境内,济南一青岛已成功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;境外,在哈萨克斯坦、塞尔维亚、俄罗斯、老挝先后设立了4个海外(hǎiwài)集结中心,不断加强境外集疏运体系建设,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,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,促进(cùjìn)经贸往来。下一步,其(qí)将加快(jiākuài)建设中欧班列(济青)国家集结中心,发挥(fāhuī)山东区位、产业和货源优势,打造立足齐鲁(qílǔ),服务京津冀、环渤海、沿黄流域的华东地区集结中心。
国铁济南局亦在2018年就以胶州火车站、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、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为主体,整合海关、港口(gǎngkǒu)等资源,成立(chénglì)了中国—上海合作(hézuò)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,加速构建上合示范区“陆海空铁”四位一体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(wǎngluò)。
其持续拓展国际物流网络,依托中欧班列(山东)核心节点,开通直达上合(shànghé)组织成员国 20 余个城市(chéngshì)的跨境(kuàjìng)班列,实现对中亚五国全覆盖,并延伸至波兰马拉舍维奇、德国(déguó)汉堡等欧洲枢纽,形成“西联欧亚、东接日韩”的双向贸易走廊。创新“一站式服务”多式联运模式,整合海关监管(hǎiguānjiānguǎn)、港口调度与铁路运输(tiělùyùnshū)系统,实现海运箱直上铁路、过境货物(huòwù)“零等待”,跨境物流时效大幅提升,2024年过境集装箱量同比增长55.4%。拓展全球服务网络。联合山东港口开通专列定制化服务,吸引(xīyǐn)日韩电子产品、中亚矿产、欧洲汽车零部件在此集散,成为中亚国家进入亚太市场(shìchǎng)的核心出海口。
目前,上合多式(duōshì)联运中心(zhōngxīn)日到发班列6-10 列,单日最高作业达(dá) 2000 标箱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打造了高效、稳定、智能的亚欧国际物流新动脉。
关于铁路(tiělù)物流货场的服务,中铁(zhōngtiě)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青岛(qīngdǎo)分公司总经理葛冉介绍,近年来,中亚地区的货源来源日益(rìyì)多元(duōyuán),在传统经日韩、东南亚、美洲、非洲过境的汽车配件、二手车(èrshǒuchē)、茶叶、棕榈油、日用品等货源基础上,经过近几年发展,机械设备、电子信息产品、高端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成为新的主流。国内借助中铁集装箱平台资源、全路中心站网络布局优势,通过“中心站+站间班列”模式,开发了“港口-胶州-圃田”的豫(yù)鲁班列,开通胶州至成渝(chéngyú)、武汉、广州、新疆等内贸班列线路;将中心站建设成为内陆城市(chéngshì)海运出口货源集拼中转枢纽,持续提升海铁联运服务能级与辐射效应。
葛冉表示,今年前五个(wǔgè)月(2025年1—5月),青岛中心站(zhōngxīnzhàn)中欧班列发送量完成20760TEU,253列,同比增长了14.9%,已逐渐成为辐射山东及周边省市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(zhòngyào)物流枢纽(shūniǔ)。
山东省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关键节点,依托(yītuō)雄厚的经济实力、全国唯一的41个工业大类全部门类完备体系以及旺盛的内外贸需求,发展中欧班列(bānliè)优势显著。未来,山东中欧班列或将以强大(qiángdà)的双向(shuāngxiàng)集散能力,成为贯通东北亚(dōngběiyà)与欧洲、中亚的枢纽,发展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效国际物流骨干通道。
齐鲁(qílǔ)晚报·齐鲁壹点 李牧青
“累计开行突破110000列!”在2025年的6月10日,75052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(zhàn)缓缓开出,55个集装箱(jízhuāngxiāng)里,满载着液晶显示器、电冰箱等(děng)家用电器,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。这也是自2011年首发以来,开行的第(dì)110000列中欧班列。
历时14年,横穿(héngchuān)欧亚的“钢铁驼队”跨入“十一万列俱乐部”,中欧班列开行量的增长从何而来?山东中欧班列走出了怎样的发展路径?近日(jìnrì)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实地探访了青岛胶州站(zhàn)。
2011年3月,是我国首趟中欧班列运行发车(fāchē)的(de)时间。而山东(shāndōng)济南的第一辆中欧班列,直到2017年8月才开行。在起步上,山东中欧班列不算太早。但在发展速度上展现出来的势头是惊人的。
据了解,自2018年(nián)10月起,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中欧班列统筹运营的模式,山东中欧班列从年均(niánjūn)不足200列,到2024年突破(tūpò)2200列。截至今年5月,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.18万列,是全国用时最(zuì)短突破万列的省份,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,通达“一带一路”沿线(yánxiàn)27个(gè)国家59个城市,构建起东连日韩、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。今年1-5月,山东中欧班列开行790列,同比增加(tóngbǐzēngjiā)4%。其中青岛市开行297列,占全省的38%。
山东中欧(zhōngōu)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紧密合作的繁荣之路。从博采众长,到因地制宜地融入本省产业(chǎnyè),再逐步形成有山东地域特色、产业特色的班列产品,山东中欧班列在(zài)探索中发展(fāzhǎn)(fāzhǎn),在发展中创新,持续统筹推动省内协同发展,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。快速发展的山东中欧班列,坚持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,构筑起对外开放新格局。
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济南(jǐnán)分公司国际联运部经理尚明珠介绍,立足山东省(shāndōngshěng)冷鲜蔬菜、水产品资源丰富和出口需求旺盛的特点,其(qí)创新打造了中欧班列冷链专列(zhuānliè)这一特色产品。2021年5月22日,首列(shǒuliè)中欧班列冷链专列从胶州中心站鸣笛启程。目前青岛、济南、淄博等地的中欧班列冷链专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(yùnyíng),累计发运达42列。
除此之外,山东还依托青岛、日照等世界级港口群,构建了高效的海铁(hǎitiě)联运网络,其枢纽地位与(yǔ)跨境班列优势显著。海铁联运规模领跑全国。青岛港(qīngdǎogǎng)作为核心(héxīn)枢纽,与铁路密切配合,形成“港口即班列始发站”的独特模式,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
目前,山东已开通(kāitōng)海铁联运线路 70 余条,运输链覆盖全球(quánqiú) 5 大洲180 多个国家,2024 年海铁联运量突破(tūpò) 420万标箱,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首位。跨境班列双向辐射能力突出。毗邻日韩的独特区位使山东成为东北亚(dōngběiyà)货物进出欧亚大陆的核心中转枢纽:日韩商品经(jīng)山东港口(gǎngkǒu)可快速接入中欧班列网络西达欧洲,欧洲货物亦可反向分拨至日韩,构建起“日韩-山东-欧亚”双向循环与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商贸格局,战略(zhànlüè)通道价值凸显。
成熟的海铁联运体系为“沿黄九省”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提供(tígōng)关键支撑,通过铁路网向内陆延伸,显著降低中西部(zhōngxībù)企业物流成本(chéngběn),成为黄河流域开放核心引擎,进一步强化山东作为(zuòwéi)“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”的战略地位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保障。
对于运输行业来说,成本、时效和(hé)服务,是客户最看重的三点。
“传统的(de)(de)海运时间长,易延误,还有(háiyǒu)着集装箱短缺等(děng)问题。中欧班列的时效和海运相比,只占其1/4,成本只有空运的1/6到1/8,客户的资金周转压力小,中欧班列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。”山东高速齐鲁号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耿磊曾向记者说。
物流通则商流畅,商流畅则经济兴。中欧班列已被沿线(yánxiàn)国家和地区及其企业、民众广泛(guǎngfàn)接纳和利用,成为(chéngwéi)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结晶和重大成果。
2020年8月,山东首趟运贸一体化专列(zhuānliè)开行;2021年4月,山东首批跨境电商(diànshāng)货物专列发出(fāchū);2021年5月,山东首趟冷链(lěngliàn)专列在上合示范区发出,2023年4月,山东首趟整列出口(chūkǒu)的商品车专列发出;……一直以来,山东省积极开行各种特色专列,创新(chuàngxīn)推出“班列(bānliè)+跨境电商”“班列+冷链”“班列+运贸一体化”“班列+供应链金融”等新业态,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(chāo)2万家(wànjiā),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 亿元,为海尔、海信、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。除(chú)传统轮胎、日化产品、建材等出口商品外,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出口主力,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。
玲珑集团内陆港科长潘文峰在采访(cǎifǎng)中表示:“传统海运时效慢、交货周期长(zhōuqīzhǎng),难以保障玲珑海外生产基地(jīdì)的供应链安全稳定。中欧班列作为国际物流大通道(dàtōngdào)的明星产品,有时效快、成本优、班期化、定制化等优势,运输时效相较传统海运提升50%。”
青岛尊龙耐火材料公司销售(xiāoshòu)副总经理张斯杰亦向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表示,公司产品主要出口(chūkǒu)上合组织国家。近年来,受国际形势影响,传统海运时效难以保证。通过搭乘山东高速(gāosù)打造(dǎzào)的中欧班列“门到门”全程定制化(huà)专列服务,在大幅提升运输时效的同时,可以“一站式”办理拖车、铁路、报关等服务,降低了其综合物流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(de)是,近年来,山东“走出去(chūqù)”的货品越来越多。山东中欧班列货源由最初少量货类,拓展为电子产品、整车及零部件、通讯(tōngxùn)及机械设备、家具建材、服装鞋帽、化工品、食品、医药及医药器械等上万种商品。具体来看,出口货物主要以机械装备、汽车整车、汽车零配件、轻工产品(qīnggōngchǎnpǐn)、家用电器、智能制造、工艺工业用品和(hé)日用品为主(wéizhǔ);进口货物以板材、粮食、纸类为主。目前,运输货物约有60余个大类(dàlèi)的1.6万个品类。
在“引进来”方面,山东中欧班列(bānliè)通过加强境外集疏运体系(tǐxì)建设,不断加大回程班列开行力度(lìdù),拓展回程班列货源品类。山东中欧班列的回程班列开行量(liàng)由 2019 年的 93 列,增加(zēngjiā)至 2024 年的1058列,回程班列占比由2019年的9.4%增加至 2024 年的 47.7%;货物品类由最初的板材、棉纱,增加了纸类、粮食类、石油焦、煤炭、铝锭、钾肥、金精矿等(děng)。
近年来,通过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(jiégòu),将国外优质产品引进(yǐnjìn)国内,班列与地方产业(chǎnyè)的结合日益紧密。例如:在济南,山东高速集团与哈萨克斯坦粮食集团签订了“总对总”协议,开展进口农产品运贸一体化业务,促进了济南及(jí)周边城市粮食贸易产业发展。在临沂,开行了木材(mùcái)运贸一体化专列,将欧洲、中亚、东南亚的板材通过中欧班列运回国内,带动木材等(děng)产业集群发展,助力临沂打造中国板材之都。
“朋友圈”与生态圈持续扩大(kuòdà)
山东中欧班列服务不断升级(shēngjí)
2025年,山东(shāndōng)中欧班列将如何加速发力?
山东高速齐鲁(qílǔ)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波向记者介绍,近年来,山东高速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大力实施(shíshī)“走出去”战略(zhànlüè),构建了“2+4+N”的境内外网络服务体系。
境内,济南一青岛已成功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;境外,在哈萨克斯坦、塞尔维亚、俄罗斯、老挝先后设立了4个海外(hǎiwài)集结中心,不断加强境外集疏运体系建设,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,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,促进(cùjìn)经贸往来。下一步,其(qí)将加快(jiākuài)建设中欧班列(济青)国家集结中心,发挥(fāhuī)山东区位、产业和货源优势,打造立足齐鲁(qílǔ),服务京津冀、环渤海、沿黄流域的华东地区集结中心。
国铁济南局亦在2018年就以胶州火车站、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、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为主体,整合海关、港口(gǎngkǒu)等资源,成立(chénglì)了中国—上海合作(hézuò)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,加速构建上合示范区“陆海空铁”四位一体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(wǎngluò)。
其持续拓展国际物流网络,依托中欧班列(山东)核心节点,开通直达上合(shànghé)组织成员国 20 余个城市(chéngshì)的跨境(kuàjìng)班列,实现对中亚五国全覆盖,并延伸至波兰马拉舍维奇、德国(déguó)汉堡等欧洲枢纽,形成“西联欧亚、东接日韩”的双向贸易走廊。创新“一站式服务”多式联运模式,整合海关监管(hǎiguānjiānguǎn)、港口调度与铁路运输(tiělùyùnshū)系统,实现海运箱直上铁路、过境货物(huòwù)“零等待”,跨境物流时效大幅提升,2024年过境集装箱量同比增长55.4%。拓展全球服务网络。联合山东港口开通专列定制化服务,吸引(xīyǐn)日韩电子产品、中亚矿产、欧洲汽车零部件在此集散,成为中亚国家进入亚太市场(shìchǎng)的核心出海口。
目前,上合多式(duōshì)联运中心(zhōngxīn)日到发班列6-10 列,单日最高作业达(dá) 2000 标箱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打造了高效、稳定、智能的亚欧国际物流新动脉。
关于铁路(tiělù)物流货场的服务,中铁(zhōngtiě)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青岛(qīngdǎo)分公司总经理葛冉介绍,近年来,中亚地区的货源来源日益(rìyì)多元(duōyuán),在传统经日韩、东南亚、美洲、非洲过境的汽车配件、二手车(èrshǒuchē)、茶叶、棕榈油、日用品等货源基础上,经过近几年发展,机械设备、电子信息产品、高端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成为新的主流。国内借助中铁集装箱平台资源、全路中心站网络布局优势,通过“中心站+站间班列”模式,开发了“港口-胶州-圃田”的豫(yù)鲁班列,开通胶州至成渝(chéngyú)、武汉、广州、新疆等内贸班列线路;将中心站建设成为内陆城市(chéngshì)海运出口货源集拼中转枢纽,持续提升海铁联运服务能级与辐射效应。
葛冉表示,今年前五个(wǔgè)月(2025年1—5月),青岛中心站(zhōngxīnzhàn)中欧班列发送量完成20760TEU,253列,同比增长了14.9%,已逐渐成为辐射山东及周边省市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(zhòngyào)物流枢纽(shūniǔ)。
山东省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关键节点,依托(yītuō)雄厚的经济实力、全国唯一的41个工业大类全部门类完备体系以及旺盛的内外贸需求,发展中欧班列(bānliè)优势显著。未来,山东中欧班列或将以强大(qiángdà)的双向(shuāngxiàng)集散能力,成为贯通东北亚(dōngběiyà)与欧洲、中亚的枢纽,发展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效国际物流骨干通道。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